
约六百名来自北美洲、欧洲、澳洲、中国内地、香港及其他亚洲国家地区的中医药研究专家学者及企业界人士,八月二十三日起一连三天云集本港,参加第九届「中药全球化联盟」研讨会,共同探讨中医药的最新发展。
是次会议由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主办,研讨会探讨促进香港中医药教研和服务水平相关议题,并就传统中医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展开深度剖析。专家指出,当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相遇,未来中医药发展方向将由单纯「医病」转为追求更高质生命体验的「防病」和「杜绝亚健康」。提高社会健康生态是中药应负担起的崭新使命。
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副局长梁卓伟教授表示,香港特区政府应大力支持本土中医药纳入全球化发展进程,并应以教育为平台给予重点扶持。他说:「教育是最为重要的传播平台,我们要在加强治疗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培养人力资源,让中医药专业学生获取与国际接轨的业界讯息。」学界、业界与政府三方面携手,提供更为广泛的资源网络、加强中医药专业教育质素、广泛普及中医知识,将推动本土中医药更为适应全球产业链发展。
「中药全球化联盟」主席郑永齐亦表示,中医无法单方面依靠医疗体系寻求长足发展,只有教研与资讯传播高度结合,将中医理论知识普及给更多注重健康、关心自身健康的人,才能使之更为博大并具有实效。研讨会三天内举行了十八场专题研讨,与会的专家学者,深入讨论多项有关中药全球化的议题,包括中药发展的国际合作、教育、规管、临床实验、中草药资料等。其中,今年新增有关针灸等议题,专家积极分享参与踊跃。
「中药全球化联盟」研讨会邀得食物及卫生局副局长梁卓伟教授、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药理系讲座教授兼中药全球化联盟主席郑永齐教授、香港浸会大学校长陈新滋教授、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教授、香港大学副校长谭广亨教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paul coates博士、上海同济大学校长裴钢教授和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兼大会召集人刘良教授担任主礼嘉宾。 |